儋州红鱼:个体大,肉质厚,味道好

发布时间:2019-11-23 22:44:01 作者:

儋州红鱼。

       海南儋州出产的红鱼干是海南特产之一。红鱼由于掠食小型鱼类长肥了自己,因而生得体健身壮,所以它一般可活四五年,长寿者可达7年以上。而其个体长得也较大,肉厚刺少,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而被列为优质海产鱼类,是海鲜美食。

  在我国南海的辽阔海域尤其是北部湾渔场,生长着一种南海特有的底层鱼类——红鱼。它个体大,肉质厚,味道好,是南海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每逢渔汛特别是春汛和秋汛,渔民都能捕到较多红鱼供应市场。红鱼 学名叫红鳍笛鲷,又名红鱼曹鱼,在分类学上属笛鲷科笛鲷属。这种 鱼体呈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厘米~40厘米以上,体重2公斤~3公斤左右。头较大,体披中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得红鱼之俗名。

       儋州咸鱼的历史源远流长。该市沿北部湾的渔民,早在上千年前就探索出用粗盐腌制鱼类等海产品的方法。祖祖辈辈,薪火相传,这样的产品已成为海南省儋州市颇具地方风味的美食。但长期以来,渔民们习惯于以整条鱼出售,虽说看起来大气,但消费者切割制作时多有不便。

       海南干红鱼的制作工艺要数儋州的最为讲究,市面上卖的一般是渔民捕捞上船后拿盐来腌制以防腐烂,船靠岩后,鱼贩才拿来开膛去肚,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制作的干红鱼色泽暗淡且很咸,没有香味。真正品质好的干红鱼是渔民在海上晒干的,鱼被捕捞上船后立即开膛去内脏晒干,不经过盐腌制,这种干红鱼呈金黄色,闻之有香味,吃之香甜,余味无穷。市面上卖的呈淡黄色的干红鱼,一般是船靠岸后鱼贩们用化学药品处理过才晒干的,这种品质的鱼外表倩丽,但食之无香味。

  儋州咸鱼的代表是红鱼。在儋州,红鱼是人们过年时必买的年货。过年时,在家里挂一条红鱼,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鸿(红)运当头,年年有余(鱼)”,因此,儋州红鱼注入了意味深长的文化元素,成为当地的文化内涵。

       儋州的干红鱼是上等的贡品,说它是贡品不是专门给皇帝吃的,而是它是深海中的上等佳品,给人送上一条干红鱼,那算是最好的礼品了。

  逢年过节,儋州人爱吃红鱼,但并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吃得上干红鱼,吃上红鱼是家庭富裕的象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四市斤的干红鱼就要卖四五元钱,对一个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干红鱼是算只来卖的,你要么买一只,要么就站着看看过把望梅止渴的瘾,没钱人家是买不起的。

  如今,劣等的干红鱼在过年的时候要卖上三四十元钱一市斤,中等品质的要卖七八十元钱一市斤,上等品质的,渔民不会拿来卖的,他们留给自己吃,或是作为佳品送给自己的近亲密友。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儋州就流传着一首山歌:“长坡米烂洛基粽,王五狗肉香透胸,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歌中提到的马井红鱼,就是儋州的渔业大镇白马井镇出产的红鱼干。

  实际上,在海南菜里,咸鱼茄子煲是平常最受大家欢迎的一道菜,这菜里的咸鱼就是红鱼干。

  红鱼干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加入任何添加剂,保留最纯正的口味。红鱼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剖肚摊开晒成板形的红鱼干,以“淡盐红鱼”为上上品,常由渔民捕捞后直接在海上晒制而成;另一种是靠岸后晒的咸红鱼,红鱼腹内塞满食盐晒干,叫做“红鱼粽”。

  红鱼粽——一种酶香鱼,又称红鱼筒,是深受东南亚消费者和广大游客喜爱的佐餐食品。红鱼粽制作工艺精巧,一般选每条4公斤以内的新鲜红鱼,海水洗净,再用小木棍从鱼口直插到内脏加盐,至鱼肚饱胀为止。再将红鱼平排放在鱼池或鱼桶里,层层码盐,最上层以大石堆压腌制而成。

  现今儋州红鱼沿袭了自然风干的方式,最大限度保存了海产本身的营养,因而被列为优质海产鱼类。

       儋州咸鱼产业具有多重比较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一是具有悠久历史。在儋州,咸鱼的生产和加工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可谓老牌产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比如,咸鱼中的红鱼产品,是当地人逢年过节时的馈赠佳品,寄托着“鸿(红)运当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的美好愿望。二是品质保障。儋州水产品主要来自海洋捕捞,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加入任何添加剂,主要通过盐焗工艺制作,属于原生态产品,口味纯正,健康养生。三是具有市场主体。目前,该市已有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咸鱼产品的专业加工和经营,尤其是红鱼干产品俏销市场。

  儋州红鱼加工制作主要在新州、白马井和海头等镇。目前儋州全市有海洋捕捞渔船4039艘,全年红鱼产量约20万斤,为红鱼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近几年,儋州市投入资金,扶持企业改造和更新加工设备,对红鱼进行精加工,打造红鱼品牌,扩大销售渠道,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