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东澳鹅:肉味醇浓,芳香甘美

发布时间:2017-05-26 11:18:00 作者:
万宁人过端午,有很多风俗,如绑粽子、杀鹅、赛龙船、洗龙水、放风筝、挂艾草、喝黄酒、喝鹧鸪茶……在这么多的风俗中,有三样是每家每户必备的,那就是粽子、鹅与鹧鸪茶。

端午吃粽子,几乎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可端午必须要吃鹅,似乎与各地不同。为何万宁人端午必吃鹅?带着这个茫然,小时,我曾问过爷爷,爷爷说,他也不清楚,是古时留传下来的习俗。虽然我不知道端午吃鹅有什么典故,但从科学美食这个角度来说,端午鹅,是万宁好的适时美食。

万宁的夏天酷热,时常令人难受。所以,万宁夏日美食,以清淡为主。清淡的食品,在酷夏里,能使人大大减少了从食品中吸收更多的热量,安全度夏。作为一个传统节日端午,免不了大鱼大肉,热量可想而知。万宁人端午吃鹅,我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得到了一些答案。

万宁人端午吃鹅,只吃成年鹅,不吃嫩鹅。所谓成年鹅,即饲养时间五个月左右的鹅,鹅进入成熟期,鹅肉味醇浓,芳香甘美,是品尝的好时段。而翅膀羽毛头还带着红色血水的鹅,万宁人认为是嫩鹅,嫩鹅是不能吃的。为何嫩鹅不能吃,我也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找到答案,“嫩鹅肉有毒”。所以,直至如今,万宁人端午选鹅,有经验的人一般都会打开鹅的翅膀,看看翅膀的羽毛头端是否有红血水。

端午鹅是端午前的五个多月时开始养的,那时是腊月寒冬。那么冷,雏鹅受得了?这个问题,上年纪的人都知道。过去,城乡很多农户,都会养鹅端午吃。一般来说,寒冬腊月,天气寒冷。但万宁的气候,与内地不同,即使是寒冬,也不那么冷。寒流到来时,只要稍加注意,雏鹅是不会有问题。改革开放前,万城很农户,与乡下农户一样,也养端午鹅。

我家就是这样的家庭。那时,鹅苗“牛坡“(集市)上有卖,想养鹅的人家,买鹅苗不困难。我家的鹅苗,都是母亲回娘家拿的。那时,乡下很多农户都养母鹅,生产鹅苗,或自养,或送亲朋友养,或“牛坡”(集市)时拿去卖。雏鹅,我母亲是放在不用的“九拿”(箩筐)里养的,天令时,母亲会在“九拿”(箩筐)上盖一个麻袋,拿进房里避寒。童年时,喂鹅是一件好玩的事。父母把米嚼成米浆后,拿一根羽毛,去掉大部份羽毛后,只留下尾端一点羽,用这点羽毛打米浆,送到雏鹅的嘴边,雏鹅会叫着喊着来吃米浆。雏鹅稍大点,就给他喂点青菜。那时,萝卜干是农家的全年干菜,绝大多数农户都会种萝卜。萝卜叶是鹅最好的青饲料。而万宁只有冬季才能种萝卜,端午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如今,科学发达,雏鹅是吃着合成饲料长大的。合成饲料,合成时,把雏鹅生长初时需要的营养都配全,雏鹅很好养,一般半个月就可下地到外地吃草了。雏鹅长到“四点”(即翅膀、胸前、头部与尾部都长出了粗羽毛)后就不怕冷了。吃的饲料也粗起来,除了青饲料外,每天傍晚,农户还会用粗米糠拌饭喂养。

如今,万宁城乡很多人都住上高楼,养鹅不方便,端午鹅大都是乡下专业户养。在万宁的端午鹅中,最出名的是东沃鹅。为了采拍万宁的东沃鹅,我特地到万宁第二大田洋东太洋,分洪人陈祖月的养鹅合作社就在这里。在这个数千亩的田洋的西部,有一片很大的沼泽地。因夜下刚下大雨,沼泽地新水较多,绿草茂盛,常见一些鱼儿在这里逗新水。宽大的绿草碧水地,是养鹅的最地方。陈祖月的合作社有多户社员在这里养鹅。首先进入我眼里的是一群群雏鹅,个个生龙活泼,虎头虎脑,十分可爱。而在不远处,我发现一个社员正在牧鹅,大水中,他手扬起,许多鹅就欢快地飞跳,可见人鹅的和谐。成群的群年鹅在宽大的湿地里吃草,鹅吃到高兴时,还叫着跳着飞玩。

端午,万宁人是早上杀鹅,中午吃的。万宁人端午鹅吃法基本是白切,即清水煮鹅。煮鹅是一门技术,技术好的,煮熟的鹅,内熟外不烂。

万宁人吃端午鹅,都会用粘醋。粘醋的好坏,关系到鹅肉的甘美。粘醋一般用蒜头、生姜、盐、桔子等料,先把蒜头生姜打碎,再与盐一起捣烂,然后加入桔子水(或酸醋),想吃辣的,可下点辣椒,最后用适量凉鹅汤拌匀即可。吃时,用鹅肉沾着粘醋吃,味道特别美。我妻子是四川人,第一次用粘醋吃端午鹅肉时,对我说,真是太美了,那粘醋有点酸,有点辣,加上嫩软筋道的鹅肉,那味儿,实在令人啧啧咂舌,久久不能忘怀。

才吃一次万宁端午鹅的内地妻子,都感到久久不能忘怀。而从小到大都吃端午鹅的万宁人,更是此生难忘。一些远离家乡的万宁人,在外面打工,每每端午,都很怀念家乡的端午鹅。为何会有这种感觉,《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有这样的陈述,一个人难于忘怀的美味,往往是父母的爱。父母从小就把端午鹅的味觉植于万宁人的心中,就像播下了种子。万宁人无论走到哪,无论过了多久,心中的那种味觉,都不会忘记。记忆中的美味,每每端午时,就会滋生。这不,2017端午节快要到了,家乡端午鹅的美味儿又在我心中款款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