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大力推广种植“6+2”品牌农产品,致富一方百姓

发布时间:2021-04-20 17:09:31 作者:
4月13日一早,来自海口市的一群游客来到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参观游览。阵阵欢声笑语,为古村的清晨平添了一份活力。

近几年,澄迈依托当地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选定老城镇、金江镇、福山镇等镇几个基础相对较好的特色村落,通过道路交通把镇中的火山岩古村落、渔家风情、休闲农业观光等资源串联起来;打造福山桥头带、永发美亭带及老城罗驿美文带等3条美丽乡村带。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并大力发展特色富硒产业,提升百姓收入,澄迈乡村呈现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风貌。

澄迈保良村蝶变“网红”打卡地。 袁才 摄

发展特色产业 致富一方百姓

美四月天,田间农事忙。在位于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村民们将采收的地瓜分拣装筐,准备运输到各地销售。

2010年,桥头镇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优质种苗培育基地,编制地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统一规范地瓜种植管理技术;2011年,桥头镇组织成立产销协会,积极推行地瓜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2012年,桥头镇投入500万元建设集展示、培训、研究于一体的地瓜文化馆,同期举办桥头地瓜品牌推介会。

经过各方努力,近年来,澄迈桥头富硒地瓜打响了品牌,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全国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之一,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农村增产、农业增效。

“线下线上一天能销售近2万斤地瓜。”沙土村“桥头地瓜”种植户杨英春是当地种植大户,几年前成立了自己的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如今,他的合作社越办越大,越来越兴旺。目前,该合作社有500多户农户,58亩生产示范基地,180亩地瓜扩繁种苗,并配备250平方米的田头冷库。

近年来,澄迈县依托富硒资源优势,打造长寿品牌,大力发展热带富硒特色农业,大力推广种植“6+2”品牌农产品,并设立澄迈福橙科学研究所、福山咖啡研究所、无核荔枝研究所、山茶油产业研究院、无籽蜜柚研究所等8家农业科研机构。同时聘请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为澄迈的特色农业培育脱毒种苗、选育优良品种、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等。

截至目前,“6+2”品牌农业产业规模达16.2万亩,预计今年总产值可达11亿元;累计有效注册农产品品牌1370件,其中2020年新增农产品商标118件。澄迈福橙、桥头地瓜、福山咖啡、蜜柚、无核荔枝、茶油、凤梨等人们熟知的品牌农产品好销全国,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在此基础上,澄迈通过推动创建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打造星级休闲农庄、打造农业品牌等举措,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多渠道持续增收。

盘活闲置资源 发力乡村旅游

水果采摘、乡村小游戏、咖啡体验、星空露营……近日,一批批游客走进澄迈县福山镇保良村,吃农家饭,欣赏田园风光。这个一度只有7户人家的“空心村”正变成“网红”旅游地。

2018年,原本在福山镇片区做了十多年农资生意的福山人符策华住进了保良古村,启动“保良咖啡古村”项目,计划发展咖啡产业。

“这些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和扶持下,福山咖啡打响了品牌,而保良古村就有许多咖啡老树长势正好,荒废下去实在可惜,何不好好利用起来?”符策华说,自2005年起,他开始做农资服务,在外出考察及旅游过程中,他发现乡村不再只有被岁月淹没的命运,只要因地制宜,利用好资源,乡村就能成为寄托乡愁、放松休闲的新天地。在他看来,如果可以发挥保良古村的区位优势和现有古树老屋等资源,保良村焕发生机并不难。

两年来,符策华及其团队陆续开发咖啡体验、田园果蔬采摘、乡野星空露营等农村休闲旅游项目。看到团队干得有声有色,原先搬离的部分村民回到老村,在撂荒地种上福橙、咖啡、石榴、木瓜等作物。借此机会,符策华牵头成立农村合作社,拉村民入股,并带领村民去各地考察学习,邀请农技专家来到村里进行咖啡种植技术培训。目前,62户农户在保良村种植咖啡及果树超过500亩。如今,符策华的团队注册成立咖啡加工坊,实现咖啡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

蝶变后的保良村,也在不断吸引着外来创业者的欢迎。“当大家都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做’故事,我们希望通过深挖海南乡土文化,集社会青年力量,利用文创的思维、共创的方式,打造澄迈乡村旅游新IP,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觅岛文创负责人李慧说,目前,该团队正在将村中老房子翻新装修成青年旅社,为前来研学的学子提供住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越来越多沉睡的资源被唤醒。近年来,澄迈一方面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修缮古建筑,另一方面也盘活现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庄经济发展。

据了解,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群共有26个村,其中15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自2020年起,澄迈县对全县“中国传统村落”实施挂牌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增强传统村落的生命力,留住乡村历史记忆。

澄迈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澄迈县将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根据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经济水平、群众意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模式、技术路径等,确保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改善村容村貌 升级人居环境

近日,笔者来到澄迈金江镇大美村,温暖的阳光洒在斑驳的墙上,洒在明亮的石板路上,也洒在人们的笑脸上。

“这里的石板路、水泥路是2013年建设美丽乡村时修建的,在这之前,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提到美丽乡村建设,大美村委会副主任、永美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明东不禁感慨:“这几年村里变化特别大,池塘边的围栏、停车场都是新修的。”

加乐镇效古村也是澄迈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经典案例,该村为澄迈县三星级美丽乡村,村庄内的公用设施规划结合基地的风貌特色,有关设施的布置和工程系统充分体现节地、节水、节能的理念。

不仅仅是这两个村庄,澄迈县在所有自然村均配备了保洁员、所有镇场配备垃圾转运车的基础上,提出了村庄人居环境改造标准,包括布局优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等,采取“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创新性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模式,健全和完善村镇垃圾池、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建设。通过改造建设,村庄改变了以往脏乱差局面,变成了如今道路畅通、房屋整洁、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十三五”期间,澄迈县农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城乡道路总里程达到1025公里,实现县城到各镇公共交通线路全覆盖,城乡一体化路网基本形成。建成225宗供水及饮水安全工程、11座大型供水厂和2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县城供水普及率达93%。11个建制镇和金安地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3个特色产业小镇、36个美丽乡村,城镇化率达到56.6%以上。

“现在村里的垃圾都有垃圾车定时清运,环境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王明东欣慰地说道:“我们村里改变大的就是环境,以前路上随处可见的牛羊粪便现在也都没有了,牛和羊都被圈养起来,道路上干干净净。”如今的大美村,村头绿树成荫,水塘中鱼游虾嬉,村里的老人时常在树荫下悠闲地拉家常,一派怡然自得的田园景象。

澄迈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澄迈将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新建和改建卫生户厕17787座以上,提高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村倾斜。推进12个美丽乡村、28宗外语标识牌项目建设,制定全县村庄和居民点现代化、产业化、旅游化改造提升计划,确保农村和垦区发展与自贸港建设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