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酸粉:本地餐饮文化一张响亮名片

发布时间:2019-10-27 18:56:06 作者:
“我先吃一碗酸粉再回家。”刚从陵水车站出来,万兴帅便钻进了文化路的光明酸粉店,刚从广州回到陵水,他想这碗粉已经很久了。“这才是家乡的味道。”万兴帅吃了两碗酸粉,细腻的米粉加上酸爽开胃的卤汁,丰富的配料和黄灯笼辣椒的香气混在一起,挑起了味蕾里家乡的记忆。

  一碗酸粉,不仅仅是果腹的小食,也传承了陵水的饮食习惯、风情和历史,更是一份乡愁的味道。

  陵水酸粉是陵水独具特色的一道地方美食,也是本地餐饮文化一张响亮名片。2012年,陵水举办了“万人同吃陵水酸粉”并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2016年,成功申报“中国酸粉美食之乡”;陵水酸粉制作技艺,被列入海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从清朝起源 乡村美食打开人们的味蕾

  陵水酸粉是最受陵水群众欢迎的风味小食,其配料、佐料独特,味道酸甜可口闻名全省。陵水酸粉的历史要从清末说起。

  陵水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糯米可以食用还可以酿酒,少数民族人民种植了大量的糯米。陵水椰林镇安马村村民在无意中发现,糯米的米浆可以做成米粉且非常有弹性,不容易折断。酿完山兰酒的酒糟带有酸味,与米粉搅拌后饮食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成为了最原始的陵水酸粉。

  据了解,陵水酸粉最早由安马村胡姓人家发明,他们将田间稻谷用来泡制发酵,将糯米和陈米打成粉状,揉成面团的形状,用漏斗挤压成米条放入沸水中做成陵水酸粉。1980年前,制作酸粉所需的粉丝须先把米淘净,浸泡在水中1天,然后装进布袋2天,待白米完全腐烂后,才用蚊帐之类的纱布,把米浆挤进滚开的水中制成。1980年后,制作粉丝大多数均由机器生产。

  安马村里的大部分人学会酸粉制作后,开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酸粉。就这样,一个乡村的美食用自己独有的味道,打开了人们的味蕾,逐渐推广到全县各个乡镇,一直传到整个海南岛,并流传至今。

  陵水酸粉既可作为风味小吃零食,也可作为宴席主菜,无论哪家办喜事或是祈福,大大小小宴席都会准备酸粉,已成为当地人婚宴必备的菜品。

20多种配料  样样都是本土味

  一碗好的陵水酸粉,需要复杂的制作工序和配料,才能还原出家乡的“本土味”。

  陵水酸粉中的配料佐料有沙虫干、牛肉干、鱿鱼干、小鱼仔、花生仁、鱼饼、辣椒、姜、蒜头、葱头、韭菜、空心菜、酸醋、香菜、花生油、芝麻油、茄汁、盐、白糖、酱油等20多种。

  别小看这些普普通通的配料,却和当地气候息息相关。正宗的陵水酸粉牛肉干,是选取陵水产的小黄牛腿肉进行腌制,然后经过太阳暴晒,将两斤牛肉晒成一斤牛肉干,随后放入滚水中煮透,晾干水后再下油锅;陵水河入海口常年有海鱼、河鱼在产卵,所以有很多小鱼,陵水人将小鱼捞起后晒干,然后再下油锅。

  陵水酸粉里面除了有牛肉干、小鱼仔、沙虫干,还有鱿鱼干和鱼饼,在陵水附近海域所打捞的鱿鱼,味道特别鲜美,鱿鱼下油锅后,有嚼劲,还特别的香;鱼饼是选用打捞上来的海鱼将肉捣碎,加入面粉等蒸制而成。陵水酸粉的配料中,还有当地产的韭菜和空心菜,进行荤素搭配。

  一碗可口的陵水酸粉端上餐桌,放上一勺椰林盛产的黄灯笼辣椒,酸辣可口,每一口吃到的都是陵水地道的“本土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而在所有的陵水酸粉里,“安马酸粉”品质、口感最好,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观念,也成为陵水酸粉品牌。

80后小伙创业  用心传承乡味

  80后陵水小伙胡仕光是从安马村里走出来的“酸粉创业人”。1989年出生的胡仕光是椰林镇联丰(安马)村委会排沟园8社人,也是陵水酸粉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他从父亲那里学来了制作陵水酸粉的手艺,并希望将它传承下去。

  2010年,胡仕光因为家庭的原因被迫高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正当他一筹莫展时,酸粉摊上的陵水酸粉让他有了想法。“从小我就和酸粉打交道,为什么不做酸粉的生意呢。”说干就干,胡仕光找来一辆三轮车,在家里做好酸粉就拿出来卖。胡仕光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准备到8点才出门售卖。一年多下来,胡仕光萌生了开店卖酸粉的想法。

  2011年11月底,胡仕光的“光明酸粉”在陵水文化路上开了起来。“最初我们的酸粉都是老一辈挑着担子卖,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胡仕光的酸粉创业路也走得很踏实。在胡仕光的“光明酸粉”店里,不仅能吃到正宗的陵水酸粉,还能吃到糟粕醋、抱罗粉、椰子冻等海南特色小吃,甚至还能送外卖。

  “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是用心。”胡仕光说,他的店每天平均可以卖出500至600份酸粉,今年春节更是一天卖出了超过2000份的记录。

  “刚开始卖酸粉是为了生计,现在已经变成一种理想、一份责任和担当。”29岁的胡仕光忙于酸粉的传承一直没有成家,“如果可以,我希望以后的孩子可以继承这门手艺,不要让手艺在我这里断层。”今年1月26日,胡仕光的“光明酸粉”分店在儋州开张,他想打造属于陵水的酸粉品牌,计划在今年开更多的分店,将陵水酸粉推广到全省,甚至是全国。

  一碗酸粉  承载的是乡愁味道

  “从小就爱吃酸粉,一想到家就是酸粉的味道。”万兴帅是陵水安马村人,他离开陵水定居广州已有十多年了,对于他来说,一碗酸粉,就是家乡的味道。

  陵水酸粉有着陵水人的情怀,更见证了陵水人民祖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小时候父亲为了生计常常挑着酸粉到周边叫卖,我放学后会帮他做一些配料,打打下手。”对于胡仕光而言,酸粉承载着他小时候的记忆。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小学时他和父亲一起从卖酸粉的地方挑担回家,“父亲走在我前面,他挑着酸粉走在落日的田埂上,背被担子压弯了。”现在卖酸粉的担子已落在胡仕光的肩上,陵水酸粉对于胡仕光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份事业,也是一份对家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情怀。

  陵水酸粉传承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蕴含着陵水人的人文、文化、习俗、情怀。陵水酸粉从一个村庄走出来,如今在陵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每当想念家乡,万兴帅就让胡仕光寄一些陵水酸粉的配料到广州来,以解思乡之情。他搅拌着卤汁,陵水酸粉的气息从碗底到嘴边,他擦了擦嘴说:“吃完了才能不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