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潇:努力打造三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

发布时间:2020-08-07 18:08:00 作者: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三亚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环境、南繁等多重优势,借助各项政策利好,加快补齐“三农”短板,以农业“五化”(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国际化)为路径,努力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省委七届八次全会也强调,要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三亚作为海南岛最南端的城市,具有气候、资源、环境、南繁等多重优势,更应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以农业“五化”(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国际化)为路径,加快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

  优势和特点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三亚地处北纬18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具备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天然优势。同时,三亚紧靠东亚通往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沿海节点城市,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二是特色鲜明的农业体系。三亚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南繁育种享誉全国,还有海洋渔业、园林花卉以及畜牧业等诸多业态。近年来的美丽乡村、共享农庄试点建设,正推动农旅融合逐步深化。目前,全市可接待游客的休闲农业园已达30个,其中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3个。

  三是南繁科研的技术基础。南繁可以将作物育种周期从8~10年缩短到3~4年,自1956年全国各地组织到海南开展南繁工作以来,三亚目前已经建成4个规模化的南繁育种基地,现有稳定的南繁基地4.35万亩。每年定期在三亚开展南繁育种的研究机构有300多家,南繁人员超过5000人,全国70%以上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南繁基地选育,已形成了资源、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优势。作为全省现有的11个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在建设南繁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是开放合作的广阔空间。三亚背靠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且地处我国唯一的“热区”省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中的60%气候环境相似,具备针对“热区”国家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交流合作的基础。海南自贸港建设将着力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探索建立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制度,必将为三亚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短板和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三亚人均常用耕地面积仅0.55亩,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40%。土地经营权流转率仅为15.7%,缺乏规模化生产的土地基础。同时,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特别是现代农业园区等设施不完善,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二是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目前,在三亚市的南繁科研机构比较多,但缺乏有效整合,本土南繁机构更是力量薄弱,南繁成果本地转化率低,每年仅有20多个水稻以及冬季瓜菜品种来自南繁成果本地转化。此外,由于三亚本地农业以小农户经营为主,且初中以下学历的生产经营者占80%以上,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运用也受到很大限制,阻碍了农业科技化、现代化发展。

  三是产业溢价能力不足。目前,三亚热带农业以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等种植业为主,新兴南繁高端种业、休闲农业等产业规模还不大。2019年全市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的68.6%,全市农业经营人员中约82.5%的人从事种植业。由于种植规模小,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且缺乏品牌化运作,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四是国际合作水平不高。三亚举办的“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吸引了袁隆平等十几位院士与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400多家单位的700多名专家参与,成为农业国际交流方面的盛事,但目前这些交流大多仍停留在学术环节,尚未形成深度的核心技术合作、产业合作,三亚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也尚未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思考和建议

  一是以农村土地改革为契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将村庄规划和农村土地改革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块地”改革,盘活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和宅基地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及其配套设施用地需求,深入推动农村土地由小而散向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实现农业多元集约高效发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探索通过入股、联营、自主开发等方式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有效途径,使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探索建立流转信息数据系统及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实现农村产权合理流转和农村资产高效流动,全面激活农业产业发展潜力。

  二是以“农业+科技”为抓手,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以南繁科技城为载体,建设新品种研发中心和推广示范基地,搭建集现代农业研发转化、交流合作和推广于一体的平台。成立南繁育制种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种养大户与国内外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速农业成熟技术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对标最高品控检测标准,实施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是以农产品质量为基石,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三级农产品监管体系,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解决结构性过剩和资源错配等问题,使农业供需关系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强化“三亚芒果”“三亚莲雾”“三亚甜瓜”等区域公用品牌规范管理,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文化包装推介,提升农产品溢价空间。

  四是以“农业+旅游”为目标,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要坚持科学用地、养地,削减化肥使用量,积极推广物理、生物等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药残留生物降解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试点工作。通过农业的生态化发展,留住绿水青山,借以打造一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实现“户内生活都市化、户外环境乡村化、农业生产景观化”的美丽乡村新景象。推广博后村民宿旅游发展经验,推动农村以一产立足,促二三产融合,构建“种养吃住游购娱学”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发展新模式。

  五是以开放合作为导向,推动农业国际化发展。在深化国内市场产销对接,加强与省外重点城市点对点直供,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加快农业国际合作与市场开发,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试点,鼓励和支持国际科研机构、企业围绕南繁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遗传育种技术、生物安全技术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特别是“热区”国家推广南繁成果,并按照对等原则,促进相关国家放宽种质资源限制,加强种质资源交流合作,在三亚打造国际种业贸易中心,推动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建设。

  (作者系三亚市政府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