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的颜值“up”! 三亚火龙果带来变化

发布时间:2019-04-29 21:45:00 作者:
“每天赚130元,一个月有三千多元,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在天涯区台楼村的火龙果基地里,43岁的村民高玉花正在为火龙果修剪、固定枝条,有了固定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高玉花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骄阳似火的四月,携带着生机与希望在微风中弥漫。走在台楼村火龙果基地的田埂上,很容易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一片绿中,看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这项扶贫项目带来的收益,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干劲更足了。

“扶贫果”鼓足村民钱袋子

“从去年开始,我们引进火龙果扶贫项目,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扶贫产业成效明显。目前,基地已经产出了22万斤火龙果。”说到火龙果扶贫项目,台楼村党总支部书记麦少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告诉三亚日报记者,台楼村首批火龙果扶贫项目,占地约343亩,由天涯区政府、村集体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不仅为当地扶贫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村里实现了地租、工薪、分红和创业支持等多种收益,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

麦少华介绍,台楼村火龙果基地除个别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从本地,特别是贫困户中选择,让贫困户就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目前,项目日均用工量在60人以上,每人每日工费130元—150元。

火龙果耐0℃低温和40℃高温,生长的最适合温度为25-35℃,可适应多种土壤种植。小小火龙果,不仅让村民有了稳定的收益,也改变了台楼村产业单一的情况。

“以前,家里只种植水稻、槟榔,产业单一,现在有了火龙果,又增加一项收益。”第一批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村民符延凤一边固定火龙果枝藤,一边向

记者诉说这一年多来的变化:自从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了固定工资,家里的基本生活开支有了保障,孩子上学的钱也有了,还能学到种植的技术,以后自己也可以“另起炉灶”。

一年来的产业效益和种植经验,增加了台楼村扩大火龙果种植规模的信心。“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增加火龙果的种植面积。”麦少华说,目前通过和台楼村委会三用村小组的96户农户合作,租用了110亩地种植火龙果。当前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施肥和钢架的搭建,4月底开始下苗种植,明年7月可以采摘。

引进“燕窝果”增加产业效益

“这里以前是荒地、旱地,村民只能用来种地瓜,没有多少收入。”在台楼村三用小组的一片田地里,种植火龙果的准备事宜已经完成,望着眼前的土地,麦少华眼中充满了希望。

在这片土地上,要种的是火龙果的新品种——燕窝果,原产厄瓜多尔,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富含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黄皮白肉,目前是市场上售价最贵的火龙果,市场价每斤120元左右。

“和企业合作,他们提供销路,不愁卖不出去。”麦少华说,三亚通过“政府+村集体+企业”的模式,在台楼村委会六罗村小组示范种植400亩的燕窝果,租用村民的土地,让村民不仅有地租收入,还可以在基地里打工赚钱、学习技术。

“目前燕窝果处于育苗阶段,基地已经完成土地平整、施肥和钢架的搭建,预计下个月就可以开始种植,明年4月可以采摘。”燕窝果基地负责人张国云说,国内引进燕窝果已经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但都是小面积种植,台楼村目前的种植规模,在全国来说比较大了。

现在,每天有80个人左右在基地里打工、培训上岗,以前季节性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留在村里了。麦少华说,今年台楼村预计扩大火龙果种植面积,将扩种至1100亩,打造具有规模的台楼村产业,给村民带来增收。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天涯区根据实际情况,以点带面推进扶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扶贫产业布局,通过引进火龙果扶贫产业,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改变了村里产业单一的情况。此外,火龙果基地的建设成为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提升了台楼村的顔值。未来,台楼村还将打造火龙果风情小镇,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助力村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