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北育铸辉煌南繁棉花专家献策三亚谋发展

发布时间:2017-04-19 11:56:00 作者:
   所谓“候鸟型”人才是指季节性到一个地方休养、生活、旅游,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不改变其原有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自愿为居住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外地人才。因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资源优势,每年有万名“候鸟型”人才在三亚过冬疗养甚至长期居住,成为三亚独特而宝贵的智力财富。很多“候鸟”已经把三亚当成“第二故乡”,在三亚成就了一番事业,为三亚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4月17日起,本报推出《问计“候鸟”》专栏,带读者认识一批“远道而来”却与三亚有独特缘分的“候鸟”型人才代表,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对三亚的热爱,了解他们对三亚的贡献,并与他们一起凝心聚力,把三亚建设得更加美好!

  三亚地处热带地区,当河北还是冰天雪地时,这里却似盛夏。从1977年开始,赵国忠每年10月都会千里迢迢从石家庄来到三亚南滨农场,对棉花种子进行加代繁育。在这里度过的整整40个冬季,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棉花育种事业上,他研制的冀棉8号、石远321品种、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屡屡拿下中国科研大奖,已创造了上百亿元的社会效益。赵国忠说,他现在既是石家庄人,又是三亚人。他希望有更多的“候鸟”型人才能为三亚做贡献。

  南繁北育

  铸就世界级农科专家

  谈起这40年南繁北育的经历,赵国忠说:“三亚的气候资源优势太珍贵了,每年10月在北方收了棉花后,赶紧拿着棉种再到三亚种一季。次年4月,再把在三亚培育的种子带回来马上播种,一年收两季棉花。在内地需要10年时间做的试验,通过南繁只要5年就够了。”

  1977年,作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第一代创业人的赵国忠,和同事一起来到三亚南滨农场开展棉花育种工作。育种是十分辛苦的工作。首先要确定选育的种子,在播种、出苗、现蕾、开花、吐絮的全过程中,都要精心观察,记录在案。当棉花吐絮,一片银白时,要能道出每一株的成长过程。一个季节只能“选优汰劣”一次。一次尚不能稳定,需要稳定若干次。如此循环往复,才能育出优质品种。

  棉花育种过程中,往往选出了优系并不等于就有了优种。还需要测试、定型等繁琐细致的工作。在南滨农村的试验田里,他一遍又一遍地巡视,看一下……摸一下……攥一下……摘下一个棉桃,用手撕扯出一缕花絮,记录下特点。即使遇上了他最害怕的毒蛇,他依然硬着头皮做测试。

  棉铃虫是农民种植棉花最大的敌人。棉铃虫肆虐下的棉田里,经常出现大片的棉花被这种害虫吃的仅剩下光秃秃的棉秆。起初,棉农以化学农药为武器与棉铃虫日夜厮杀。然而,在棉铃虫大量死亡的同时,它的天敌也被大量误杀,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棉农的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

  1995年,我国把研制出抗虫性更稳定、更持久的新型抗虫棉的研究课题列入了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赵国忠和他的课题组,勇敢地承担了这一重任。中科院的科研人员把BT杀虫基因和另一种杀虫基因同时导入了赵国忠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石远321之中,经过抗虫性生物鉴定和分子检测,证实抗虫基因存在后,赵国忠便开始对材料进行选择、纯化。

  为缩短育种进程,1998年秋天,赵国忠带着297粒具有双价抗虫基因的棉种,来到三亚,开始紧张的繁育工作。赵国忠无暇享受三亚的旖旎风光,那片种着200多棵棉花的试验地,是他全部的牵挂。在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为掌握新品种的习性,他整天泡在棉地里,就连春节也和他心爱的“棉花宝贝”一起度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春天,赵国忠带着南繁成功培育的第一代新品系回到石家庄,培育了5亩SGK321种子田,并通过国家农业部生物安全性评价。经过4年艰辛的南繁北育,2002年通过SGK321双价转基因抗虫棉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它的育成极大地降低了植株成本,减少了用苗次数,因而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一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

  有人说:“单靠SGK321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这一个品种,赵国忠就可以吃一辈子了。”可是赵国忠却说,育种是一项永远都不能满足的工作。农民太需要好种子了,他们这些搞棉花育种的人,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得想着为农民解忧,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南滨农场,今年已经67岁的赵国忠,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后,就骑上电动车往试验田赶。他说喜欢蹲在地里看他的那些宝贝――满地的棉花。这次,赵国忠和他的课题组培育的2000多份棉花品种样本已经获得了丰收,不日他就要马不停蹄的赶回石家庄,在那里继续开始新一轮的棉花品种试验种植。

  建言献策

  提出“人才要为我所用”

  “候鸟型”人才作为海南独特的人才现象,是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 4月13日下午,三亚举行“候鸟型”人才座谈会,围绕“共建共享精品三亚”主题,探讨了如何留住、用好“候鸟型”人才,引导各类人才为建设精品城市、打造幸福三亚献智献力。

  会上,赵国忠积极建言献策,他说自从1977年踏上海南这片热土,在这四十年间,得到三亚各方面的关心和照顾,他已经把这里当作了第二故乡。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希望三亚可以进一步挖掘人才的潜力,建立对口的指导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候鸟型”人才的余热,并完善他们的建言献策渠道,鼓励他们多为三亚建设出谋划策。

  赵国忠说,据他所知仅南滨农场一带,就居住着不同类型的人才,他们中间有大学教授、医疗工作者、农科专家和管理人才,虽然他们大多都已退休,但仍然处在一个年富力强、愿意继续从事对口工作的状态。鼓励他们多参与三亚的社会活动,遇事能多征求他们意见,使这些“候鸟型”人才积累了几十年的知识经验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赵国忠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在南滨农场,有一位原石家庄市林业局果林站的高级农艺师,他就经常指导果农种芒果,教他们怎么识别花芽、叶芽,怎么修剪枝叶。经过他指导后,当年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赵国忠还希望可以加快南繁成熟技术的就地转化,将这些培育成熟的技术首先在三亚用起来。他说,全国在三亚育种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种子公司有几百家,培育的瓜菜、水果、农作物多种多样,不仅要让南繁成为新品种的摇篮,更要让整个三亚成为成熟农业技术的应用地,帮助三亚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生产力,推动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