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家赵国忠:育出44.5亿效益的南繁棉花种子

发布时间:2013-03-26 11:54:00 作者: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可是一粒优良种子的诞生不知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

我市有这样一个科学家,他和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一起攻克了世界性的棉花育种难题,育成了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花新品种,打破了美国抗虫棉一统天下的局面。

至今,他育出的种子已经创造出了44.5亿元的效益。

他,就是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农科院棉花室主任赵国忠研究员。

太行山下小字辈立下大志愿

1950年,赵国忠出生在赞皇县见守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71年,他被推荐到当时的石家庄地区农业学校深造。毕业后,赵国忠被分配到石家庄地区农科所。从此,他与棉花结下不解之缘。

他知道,在科学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虚假,在学校学的那点知识更是杯水车薪。于是,他从每月25.5元的工资中挤出钱来买书,跑图书馆搜集技术资料,用几年的业余时间读完了大学有关课程。他还四处拜老专家、老农民为师,从实践中学知识。他几乎跑了半个中国,搜集到300多份育种材料,把它们像种金豆子一样一粒一粒地点种到田里,浇下水。面向这片黄土地,这个从太行山走出的小伙子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靠自己的知识和勤奋,育出高产优质的棉种,不辜负家乡父老乡亲们的厚望,为祖国争光!

1977年,他在40亩试验田里栽种下16万株棉花,试验新组合代号“1724”的棉花品种。从小苗出土起,赵国忠就开始对它们进行分类、挂牌、登记,他要从这16万株棉花中选出最优的单株,七八月份骄阳似火,正是棉花管理最忙的时候。他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打药、整枝,他的肩膀被喷雾器带子勒出了血印,后背晒脱了皮。棉花终于吐絮了,16万株棉花像整齐的士兵,穿着一样的衣服,绽放出一样的笑脸。他一遍又一遍地巡视,看呀、摸呀、攥呀,摘下一个棉桃,用手撕扯出一缕花絮,记录下特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国忠从“沙里”淘到了“金子”。“1724”的优秀骨干系终于被他选出来。他为它起的编号叫“78-114”,其含义是:“1978年的第114棵棉花”。

然而,选出了优系并不等于就有了优种,还需要对它进行测试、定型等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而河北每年只能种一季棉花,加快育种的唯一选择就是进行加代繁育。他把目光瞄向了远在2370公里外的海南岛三亚市。

奉献祖国天涯海角示忠诚

三亚市地处热带地区,石家庄还是冰天雪地时,那里却似盛夏。1977年10月,赵国忠和同事一起千里迢迢来到三亚南滨农场,对中选优系进行加代繁育。从此,他们每年9月收了棉花就马不停蹄到三亚再种一季,次年4月再把种子带回来播种,一年收两季棉花,两年干四年的活,环环紧扣,分秒必争!

他们租住在一间茅草屋里,居住地离试验田远,中午就在田里啃凉馒头就咸菜。他自小就最怕蛇,而当时海南的毒蛇很多,他尝试了多种办法还是防不胜防。绿色的“竹叶青”盘在棉枝上,灰色的“眼镜王”蛇和土地一个颜色,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有一次,赵国忠一脚刚要落下,一条“眼镜王”蛇突然立起,吐着舌头发出簌簌声,准备向“来犯者”发动进攻。赵国忠一转身,不足两米处又一条“眼镜王”蛇立在那里。幸亏那两条蛇对这个陌生人表示了“谅解”,他才躲过一劫。

一根扁担陪伴了赵国忠10年。他说,担肥,担棉,担种全靠它。那时,要把棉种运回石家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路上要翻越海南最高峰五指山,要横渡琼州海峡,要经过公路、水路和铁路,要坐汽车、火车、渡轮。到石家庄最快也得一周时间。遇到种子数量少的时候,他就自己担。数量多时就雇车运。他永远也忘不了1983年4月那次生与死的经历。那年,他运送108包棉籽回石家庄,他带着棉种坐在车厢里,当时,翻越五指山的路崎岖不平,坡陡路窄,还要经过八个陡坡加急转弯。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他与棉种一起在车厢里晃来晃去,拿着一个棍子用力顶着棉包,不让其压住自己,有好几次急转弯时险些被甩到车外。棉种每包有30公斤,到湛江火车站,赵国忠先把棉种卸下来一包一包地过磅,再一包一包地搬到火车站的站台上。等搬完最后一包,他一下子瘫在站台上,眼前的整个世界在转动,直到这时,他已经20多个小时没吃饭了。

还有一次,他在广州中转等车时在广场睡着了,一个警察看到他衣服又脏又破,人又黑又瘦,以为是一个“盲流”,要把他带到派出所询问,他拿出工作证和人大代表证,那警察惊讶地嘴张了好一会儿,然后庄重地向他敬了个礼,并连声向他道歉。

到今年,赵国忠在海南育种已经整整30年了,其中的大部分春节是在海南的试验田里度过的。年三十晚上,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在床上,听着远处传来的一阵阵鞭炮声,遥想着几千里外的家人,默默唱着那首他最喜爱的《常回家看看》时,赵国忠眼里含满了泪花。他永远忘不了母亲那双慈祥的眼睛。那年,70多岁的老母亲已经是癌症晚期了,老人多希望儿子能在身边陪几天呀。可是当时正是棉花播种的关键时期,晚播种一天就可能影响一代棉花的繁育。在辛集市马兰的试验田里,他一边播种棉花,一边默默地祈祷:娘呀,你再等我几天,等我忙完回来好好伺候你老人家。可是,等他回来,老娘已离开了人世。这30多年,他感到欠妻女的太多太多了。1987年中秋节,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候,女儿连续高烧不退,赵国忠在几十里外的棉田做试验,妻子卢香兰独自背着女儿到医院。由于拖延了时间,整个晚上女儿都昏迷不醒。后来,女儿把这件事写在日记里,说“爸爸是一个只爱棉花不亲女儿的人”。

十年一剑南繁北育创辉煌

艰辛的付出终于获得回报,成功终于向赵国忠打开大门。经过10年的南繁北育,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冀棉8号”问世了。它参加河北省“比赛”,产量名列第一。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比赛”,创造了黄河流域棉区皮棉单产、单铃重、衣指三项最高纪录。它结束了石家庄地区当时“鲁棉当家”的历史。打破了北方棉区单产不超过150公斤大关的纪录,不但产量高,它的纤维品质也好,受到纺织企业的普遍欢迎。“冀棉8号”的育成被专家称为是我国北方棉区植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86年,我国和美国搞了一次“中美棉花品种联合实验”,双方各出3个品种在对方国土分别种植。比赛结果,在国内“冀棉8号”产量远远高于美国棉,在美国,产量最高的也是“冀棉8号”。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棉花大赛中以“冀棉8号”为代表的中国棉花品种大获全胜。到1989年,“冀棉8号”在全国累计推广2500余万亩,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8.7亿元。

接着,赵国忠又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采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将海岛棉、亚洲棉、野生瑟伯氏棉三个棉种的优异性状导入陆地棉中,使陆地棉产生丰富的变异,从而产生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优异种质资源。培育出了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一个种间三元杂交新品种“石远321”。它集早熟、高产、稳产、抗逆于一体,籽棉、皮棉、霜前皮棉比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中棉12”分别增产12.6%,15.9%和19.7%,在新疆曾创下了252.7公斤的世界棉花单产最高纪录。同时它的育成还为我国棉花品种的改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自1995年以来这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100万亩,创经济效益17亿元。2000年,“石远321”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赵国忠还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合作,用20多年的时间攻克了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构建棉属间杂交育种新体系,使我国棉花育种方法实现重大突破。其“远缘杂交育种体系的创立”获得中国科学院技术发明特等奖。

世纪之战勇攀育种最高峰

中国是世界五大产棉国之一,仅2005年纺织品出口创汇就超过1000亿美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外国的种子公司千方百计打进并企图垄断中国市场。棉花领域的竞争已经变成激烈的国际竞争,赵国忠等一批农业科学家在抗虫棉领域展开一场激烈的国际对抗赛。

人们不会忘记上个世纪棉铃虫肆虐棉花的惨状。大片棉田被这种害虫吃的仅剩下光秃秃的棉秆。棉农们以化学农药为武器与棉铃虫日夜厮杀。然而,在棉铃虫大量死亡的同时,它的天敌被大量误杀,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棉农的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凭着强大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植物基因工程研制成功了转基因抗虫棉,并很快投入商品化生产,占领了国内市场。

研制出抗虫性更稳定、更持久的中国的新型抗虫棉,赵国忠等一批科学家承担了这一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研究课题。他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合作,由郭三堆把(BT)杀虫基因和另一种杀虫基因——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导入到“石远321”棉花中。由赵国忠率研究组进行加代繁育。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世界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终于在1998年诞生了。这是一个在世界棉花育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它一举打破美国抗虫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中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水平一步跃上世界领先水平。

这个具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具有更稳定持久的抗虫性。双价抗虫棉中两个抗虫基因具有互补性和协同增效性,它使得棉花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抗虫趋于均匀一致。如果一般单价抗虫棉可在生产上应用8至10年,那么“SGK321”可应用20至30年。2000年“SGK321”通过国家农业部生物基因安全性评价并通过河北省审定,次年,又获全国品种审定。

截至2006年年底,“SGK321”已累计推广面积23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18.8亿元。更加重要的是它作为新的种质资源已经被国内40多家育种单位运用,这些育种单位又以它为基础,培育成一大批新的棉花品种。

不到5年时间,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品种推广面积已由2000年的不到20%发展到目前的70%以上,而且还开始对外出口了。

2006年,是我国农业科学家在海南省开展南繁育种50周年。国家农业部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了首次全国南繁工作会议,在这次会上,赵国忠受到了隆重的表彰。出席会议的农业部常务副部长范小建把赵国忠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甜瓜大王”吴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等七人称为中国农业科学家的代表,对他们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给予了极高评价。今年4月,又一个喜讯传来,赵国忠和中科院遗传所合作培育的“126/系9”在平均产量构成、纤维品质、抗病虫性等5个方面的16个性状综合比较居全国第一位。这是继“SGK321”之后又一个棉花新品种。

赵国忠以自己的成就证明,他无愧于“东方之子”的称号。他仍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续写祖国农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篇章。他说:“我要以毕生的精力,为国家多育优良棉种,使中国棉花育种始终站在世界前列。”我们从这位科学家身上看到的,是一个赤子对亿万农民一往如昔的深情,对伟大祖国无怨无悔的忠诚和对科学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