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海南农业品牌网首页
- 品牌观察
- 文章页
杨耀东:发挥区域优势,科学推进椰子种植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5 11:24:00 作者:
作为海南省“省树”的椰子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沿海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县和三亚市等地,是重要的热带油料作物和热带水果,其关联产业也是海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海南省共有椰子加工企业400余家,10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椰子产业,2015年全省椰林的面积是64.5万亩,产椰子2.4亿个,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需从东南亚国家进口25亿个椰果,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在90%以上,严重受制于国外原材料市场,一旦国际关系发生变化,将对我省椰子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大力发展椰子种植业是椰子产业原材料供给的重要安全保障,种植业是椰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但是海南的椰子种植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 缺乏整体的椰子种植区域规划。
2. 椰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降水量较多的地区。
3. 椰子栽培品种较少且以海南本地高种占绝大多数。
4. 椰子种植以小规模为主,缺少龙头企业。
5. 海南椰子栽培受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不稳定。
6. 种苗供应不足且价格高企,限制了椰子新品种的推广。
为提前谋划确保海南椰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区位优势,提高椰子种植效率。根据各地的物候因素、产业基础及主要椰子栽培品种的特性,重点做好琼东北部高种和杂交种椰子优势区和琼东南部矮种椰子优势区的椰子种植区域规划,大力调整椰子产业布局,加快建立椰子优势区,逐步实现椰子种植业的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
2. 结合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省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海南椰子生产优势,及时对海南椰子种植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推广水果型矮种椰子(如红矮椰子、黄矮椰子和香水椰子等)和杂交椰子,稳步发展海南高种椰子,促使椰子生产向高产、早产、多抗方向发展。
3. 开展种植模式创新,结合生态农业和休闲农庄推进椰林耕作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建成一批省级椰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对现有椰子低产林进行抚育、更新和改造,提高低产园单位面积产量,建立低产园改造示范基地;鼓励椰子加工龙头企业开展椰子规模化椰子种植,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海岸线防护林建设等拓展椰子林地建设。
4. 加强对椰子种业的科技投入,推进椰子组培技术的联合攻关与应用研究,有效地提高优质椰子苗的供给,为椰子种植业的发展提供种苗保障。
5. 建议借鉴国外椰子产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成立海南省椰子产业发展局,制定椰子产业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促进椰子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协同发展,在全省范围内科学推进椰子种植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