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科学院助推红毛丹产业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0-08-12 17:12:19 作者:
       “崔博士,您看这有的红毛丹皮上有些小斑点,需要打农药吗?”8月11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的一处红毛丹种植基地里,种植户梁小萍向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科学院)科技事业部副主任崔志富急切询问。在得知解决方案后,她高兴地说:“多亏了崔博士的帮助,这几年家中的红毛丹才能越长越好。”

  “种红毛丹碰到啥问题,就找海垦科学院的专家问问。”这是很多保亭红毛丹种植户的共识。自上世纪60年代起,海南省农垦科学院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原海南省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便在保亭成功引种红毛丹,并培育出一批适应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

  近年来,海垦科学院更是大力积极推动科技助农工作,派出专家奔走于田间地头,推广科技种植、生态防控等技术,为红毛丹种植户的产业发展开出科技药方,助推红毛丹产业转型发展。

  科学“换冠” 效益加倍

  正是红毛丹上市的季节。近日,在保城镇七仙岭脚下的一处红毛丹果园里,一串串红艳饱满的红毛丹挂满枝头。

  “产量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红火!”种植户梁绍佳介绍,他种植红毛丹近20年,种植面积没有太大变化,收入却节节上涨。

  秘诀藏在一种名为“红毛丹换冠”的农业技术中。“以前,我种的红毛丹树是保研4号和5号,果小、量少,口感也一般,卖不出好价格。”梁绍佳说,这是困扰保亭诸多红毛丹种植户的共性问题。过去,大伙种植的红毛丹品种较为杂乱,产量不高,品质也良莠不齐。

  这几年,在海垦科学院的推广和指导下,梁绍佳和不少农户都对红毛丹进行品种改良,将原有红毛丹树冠砍掉嫁接上保研7号果苗。“‘换冠’后的红毛丹产量更高,最多能提高将近40%,而且果大、皮红、肉厚、汁多,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崔志富介绍,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下,海垦科学院大力推广红毛丹“换冠”技术,目前保亭大部分红毛丹果园已经完成“换冠”处理,嫁接上保研7号果苗。保亭红毛丹经过这一轮技术改良,红毛丹产量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都上了一个台阶。

  生态防控 果品提质

  走入梁小萍的红毛丹果园,能看到一株株茁壮成长的红毛丹树上,悬挂着一块块黄板,上面粘附着一些小飞虫。“这是桔小实蝇,就喜欢黄色的东西。”梁小萍说,黄板是由海垦科学院免费提供的,悬挂不用打药,桔小实蝇为害果园的情况也减少了。

  “过去,种红毛丹碰到问题我们老想着要打药。但这几年在专家指导下,才知道生态防控是更高明的手段。”梁小萍说,在海垦科学院指导下,她不仅学会了使用黄板防虫、生物试剂诱虫等生态防控技术,还学会有机种植技术。更重要的是,她彻底转变观念——良好的生态是农业的基础,要珍惜环境,利用科学手段,在青山绿水中种出好产品。

  “由于观念落后等历史原因,保亭部分种植户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低。”崔志富说,近年来,在相关单位支持下,该院长期派出农业专家走入田间地头,以开展讲座和实地教学的形式,从农药管理、绿色种植、生态防控等方面下功夫,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尤其是最近一两年,这种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种植户积极学习农业技术,改进种植方法。”

  此外,海垦科学院还在培育无核红毛丹、红毛丹留树保鲜、红毛丹保鲜运输等领域投入力量,进行技术研发,为红毛丹产业升级发展提供科研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