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科技提升胶园综合利用率

发布时间:2022-10-25 16:54:19 作者:
下过一阵雨,橡胶园里的魔芋和斑斓叶又长了一些,很快就能采摘上市。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红卫村委会主任练常友过段时间就会到胶园里看看,橡胶树下套种魔芋、斑斓叶等作物不需要操太多心,叶子只要长长就可切割上市,且经济效益还不错。

“村子以橡胶、槟榔等传统作物为主,近两年橡胶价格低迷,热科院农技专家通过对村民从农业生产、科技培训方面进行帮扶,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练常友说道。

2010年以来,中国热科院充分发挥品种资源、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品牌效应等优势,科技助力白沙农业发展,走出了保胶促增收,产研结合新路子。

新的间种技术,让村民保胶促增收

红卫村有一处不一样的胶园,让村民看到新的橡胶间种模式如何实现全周期收益。与传统的胶林不一样,在种植示范园内,将胶林的传统3米×7米的行间距变为2米×4米×20米的宽窄行种植,如此一来,林下便可以长期种植菠萝、香蕉等喜阳作物,小行距幼苗期套种雷公笋等受市场欢迎的短期作物,实现全周期收益。

“以往的传统胶园因为种植间距比较小,林下只能种植耐阴作物,由于种植的作物品种比较单一,在作物集中上市时收购价格大跌,这样不仅打击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间种模式让整体土地利用率增加了50%,结合种植小冠幅、单干型的橡胶新品种,就能在林下套种喜阳的作物,实现全周期收益。

“今年香蕉丰收,价格也不错,橡胶林下间作香蕉,收获后香蕉茎秆就地还田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不仅香蕉丰收了,橡胶树长得也很不错。”海南橡胶龙江分公司珠碧江作业区一片橡胶林内,胶园负责人林先生介绍,林下套种香蕉让橡胶亩产值从10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科技让橡胶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据悉,白沙橡胶种植面积104.7万亩,惠及12万农民,2021年白沙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三成来源于橡胶,橡胶已成为白沙乡村振兴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中国热科院将人才、科研等优势与帮扶村产业情况有机结合,逐步打造特色帮扶模式,持续支撑当地产业稳步发展。

授之以渔,培训服务农民逾2万人次

前不久,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的土肥专家特地赶往白沙金波乡,对村民们种植的朝天椒、圣女果等冬季瓜菜进行专题培训。专家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对作物的生长规律、种植技术等知识手把手传授给农民。

像这样的培训并不少,中国热科院通过“培训+推广+服务”的模式,年均向白沙县派出专家500人次以上,直接培训、服务农民20000余人次,培养当地农户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中国热科院还围绕白沙的橡胶产业做足功夫。在橡胶产业人才队伍培养上,通过推广良种良苗,示范推广电动胶刀、“三天一刀”等天然橡胶新型割胶工具和新割制,让农民掌握新的种胶、割胶技术。

除此之外,还举办第六届海南省“胶友天下”割胶技能竞赛和白沙县届电动胶刀割胶比赛,助力白沙构建“产学用结合、老中青结合、农工贸结合”的天然橡胶产业人才队伍。

据了解,今年中国热科院还计划在白沙建设1000亩良种良法补助示范片,通过老旧胶园更新改造,开展胶园新品种、抚育管理、胶园林下经济示范和生态胶园示范建设。改善胶园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打造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生产系统。因地制宜围绕白沙境内自然保护区与橡胶种植区开展生态系统定点观测,通过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橡胶林水土保持、涵养水分、调节气候、固定二氧化碳等热区人工生态系统功能,向生态要效益,为当地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