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深山雨林探“蜜” 见证真正野生土蜂蜜

发布时间:2017-04-30 23:03:00 作者:
     野蜂蜜是受人喜爱的天然滋补品,可是由于市场上假蜜太多,而蜂蜜又真假难辨,这让很多想买的人却不敢买,令货真价实的野蜂蜜遭“冷遇”,白沙深山雨林里的野蜂蜜就遭遇了这样的冷遇。

  深入大山探“蜜”

  白沙县南开乡山林茂密、蜜源丰富,是盛产野蜂蜜的宝地,南开蜂蜜早已成为知名的土特产,然而总有人质疑南开野蜂蜜的真假。真金不怕火炼,为了让外界认识和了解白沙南开野蜂蜜,4月27日,深入南开大山深处探“蜜”,拍摄掏采野生蜂蜜过程,见证真正的野生土蜂蜜。

  当天上午,一行在白沙县有关部门的陪同下,开车来到位于南开乡牙和村野生蜜蜂基地的山脚下,开始跟随基地负责人符志权步行上山探“蜜”。

  一行人先是走山路,后来沿着山谷的小溪踩着鹅卵石深入大山。一路上鸟语花香,绿树婆娑,路边不时出现“禁止进入基地偷取蜂蜜”之类的告示牌。

  约莫走了四五公里后,符志权指着一个树头垒着的几块石头说,这就是他们给蜜蜂挖的洞,蜜蜂已经在里面酿蜜了。

  大家赶紧凑到洞前一看究竟,只见几个垒起来的石头之间有个小洞,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的在洞口飞进飞出。

  大家还想再多看看其他的蜂洞,于是继续往前走。大约十几分钟后,符志权来到一棵大树下,蹲在树头边,树头一侧用几块小石头垒起来,小蜜蜂正在一小洞口飞进飞出,树周围长满各种灌木。

  “我们打开这个蜂洞看看吧。”和符志权一块来的蜂农说。

  只见他先用烟往小洞口吹,接着开始动手拍掉封住洞口的石头表面上的灰土,小心翼翼的拿掉这些石块。大家都拼住呼吸,所有眼光都聚集在洞口。很快,没有完全打开的洞口露出一部分黄色的蜂巢,整个洞口打开后,一片片竖着整齐排列的蜂巢出现在大家面前,异常亮眼。

  “好多好大块,原来野蜂蜜是这样的呀!”忍不住感叹道。

  “看着蜂巢的颜色比较深,这是去年的蜂。”符志权看着洞中的蜂巢说。

  就连封住洞口的一块大石头上也有不少蜂巢。只见蜂农从洞中小心翼翼先掏出一片,他用小弯刀轻轻切割下有用的蜂巢。伸手接过刚刚“出洞”的新鲜蜂蜜,开始尝鲜了。

  “好甜呀!好吃!”他们边吃边赞道。

  大家数了一下,这个洞刚好有10块蜂巢,蜂巢表面密密麻麻都是小蜜蜂。“有些洞一个洞就能产30斤蜜蜂呢。”符志权说。

  真货遭质疑 面临销售难

  符志权边走边向大家介绍,这些土洞是他们给山里的蜜蜂挖的,就是“筑巢引蜂”。他们还会利用枯木洞、自然山洞、蜂箱等造巢引蜂,如果有幸蜜蜂进去酿蜜,到了取蜜时间他们就来掏蜜,并留下一点蜜蜂自己吃。

  符志权说,以前他们都是翻山越岭寻觅蜜蜂洞,有时一个星期也只能掏到一斤半斤,而且掏野蜂蜜的人也比较多,这就更加艰难了。后来人们懂得给蜜蜂挖洞,取蜜后却不懂得留蜜也不懂将洞口封起来,蜜蜂全都跑完了。

  两三年前,他们学聪明了,在一片山头挖土洞筑巢引蜂,每年三月至六月取蜜,再将蜂洞清理用石头封住洞口,留个小洞以便留住蜜蜂继续酿蜜。如今,在南开乡,仅仅牙和村这个山头,就挖了2万多个蜂洞,其中至少有600多个蜂洞能成功引来蜜蜂酿蜜,年产野蜂蜜最少有10000斤。

  “这些山上筑巢引蜂所产的蜂蜜都是野蜂蜜,我们只负责给蜜蜂挖洞‘造巢’,不采取任何喂养。”符志权说,山上蜜源丰富,因山里没有甘蔗,也没有农药污染,是上等的百花蜜。可是总有消费者质疑这些蜂蜜的真假,这让蜂农们伤心抓狂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拿到海口去卖,很多人都买假的,不买我的真的。”符志权无奈的说。

  据介绍,去年,符志权刚成立和翔养蜂专业合作社时,挖洞引蜂的社员只有18户,如今已经增加到168户,每年还在继续挖蜂洞,规模在不断扩大。野蜂蜜产量提高了,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销路难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个南开乡年产野蜂蜜5万斤左右,但销售渠道少,一般都是通过朋友互相介绍,也有老板少量收购,基本都是自己零卖,销量有限,而通过电商销售刚起步目前也还没见到效果。符志权等蜂农希望通过政府、社会各界,能帮助他们找到老板,签订协议长期收购他们的野蜂蜜,解决他们销售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