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小山村“逆袭”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50万元

发布时间:2024-04-22 16:46:16 作者:
4月19日上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办2024年第2次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践行“两山”理论转化交流汇报会,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基层干部走进和平镇,学习该村建设和美乡村的宝贵经验。

据悉,近年来,和平镇依托资源优势,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自然资源转换为可持续发展资源,积极打造堑对村、长兴村、长沙村等各具特色的和美村庄。

小山村“逆袭”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50万元

“这一片,从下面的山兰稻作文化集市到这里的生鲜配送中心,是由我们堑对村的村企自己打造的。”在生鲜配送中心,堑对村驻村书记劳民向观摩人员介绍村企发展成果。

堑对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曾经村集体经济产业薄弱、发展滞后,无土地、无资金、无人才、无技术“四无问题”成为堑对村的“痛点”,如何快速找到突破口,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让这个小山村脱贫致富,这是摆在劳民面前的一道坎。

劳民驻村后,先是摸清“家底”,转变发展思路,抓住发展的“火车头”,以党建为引领,找到振兴产业发展的抓手,全面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21年9月,在帮扶单位省委办公厅和琼中县委、县政府的帮扶和政策支持下,成立了海南琼中堑对乡村建设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堑对村级公司建设运营琼中山兰稻作文化集市,以夜游经济与县域观光旅游为重点,形成了具有黎族苗族特色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新型商业展示区,提供就业岗位239个。

据了解,2023年堑对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以上,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堑对村级公司的发展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琼中呈现出辐射带动效应,有效激活了各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整治土地“三过”问题

增加租金50.48万元

“我们通过诉前调解,收回了多发包的83亩土地,发展红毛丹和咖啡产业,这是我镇破解土地‘三过’难题的典型之一。”在长兴咖啡种植示范园,和平镇党委书记何雯雯指着长势良好的咖啡和红毛丹树苗介绍着。

2018年,承包方向长兴村集体租了909亩土地发展槟榔产业。2023年,和平镇召开土地“三过”问题整治专题部署会议后,长兴村立即组织村两委班子、村小组长,对全村集体土地流转进行全面摸排,发现该宗土地存在租金少、面积过大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经几轮与承租方深入沟通谈判,达成共识,成功将土地租金由每亩每年50元提高到120元。”长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有政说,并且通过重新测量核实土地发包面积多出83亩,拿回来用于发展村集体产业。

自去年7月土地“三过”问题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和平镇已整治土地“三过”问题近3000亩,占比46.38%,增加租金50.48万元。

在土地整治方面,和平镇还严守耕地红线。2023年,开展“十三五”耕地流失复耕复种300亩,撂荒地整治158亩,和平镇计划将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推进整治,切实把良田回归粮田,为“两山”理论转化夯实资源根基。

家庭农场开“新路”

探索农旅新模式

人间四月天,桃金娘花开正当时,琼中和平原始农夫种养家庭农场的桃金娘种植园里,漫山遍野的桃金娘花开得正艳,桃红色、淡粉色、洁白色的花朵儿缀满枝头,一枝枝、一簇簇,微风吹过,摇曳生姿,清香四溢,预示着今年又将是个丰收年。

家庭农场负责人吴全忠介绍称,该家庭农场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种植较少的桃金娘种植产业,以此为突破点,探索农旅发展新模式,建设集生产、营销、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家庭农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赋予新型农业新面貌。

“桃金娘是我们家乡的野果,也是我童年时的味道,把童年在野外的采摘乐趣搬到农场里发展,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此外,吴全忠还利用山泉水建鱼塘养鱼,并新增观光采摘、农业研学、休闲旅游等功能,打造家庭农场,不同的体验游玩,颇有“童年的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悉,和平原始农夫种养家庭农场现有面积300余亩,除了桃金娘种植观赏和采摘区外,还有益智、橡胶、奇楠等种植研学区,以及观赏垂钓和主题民宿等多项娱乐项目,2023年家庭农场总收入为50万元。

琼中县长郑达峰在现场会上要求,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推动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和平镇旅游资源和产业资源串联成线,实现“吃、住、玩、购”的资源整合,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联盟和利益共同体,为全县各乡镇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提供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