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王下乡纯净、自然、原生态,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22-04-21 10:57:03 作者: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至今仍流传着一个“段子”。

  “过去村里人生了大病,要出山,只能花钱雇人抬。抬的时候,按人的体重,论斤算钱”,人们传得有板有眼。

  “30年前我就被抬过!不过都是亲友帮抬的,没花钱。”4月14日,59岁的王下乡洪水村村民林春香向海南日报记者证实,那至少不完全是“段子”。

  而现在,林春香亲身见证了另一种极其顽固的“病”被治愈的奇迹。

  从古至今,那“病”不直接伤及肌体,却能让人愁肠百结、辗转反侧。

  你或许猜对了,那就是“穷病”。

  这个春天,我们走进3个村庄,在醉人的黎歌里,在洋溢着笑脸的共享农庄中,在浓郁的乡土文化中,寻找不同的共富基因,感受海南乡村振兴之势。

  “大的劣势,变成了大的优势”

  王下乡身处霸王岭腹地,曾是海南贫困的乡镇之一,离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城石碌镇近60公里。

  山路曲折且狭窄,车辆会车时,一方就得停车等候……即便在通了水泥路的今天,从石碌镇驱车到王下乡的洪水村也要近两小时。

  因为交通闭塞,1992年,时年29岁的林春香遭遇过生死劫。

  那天,林春香突感腹痛,脸色惨白,不停冒汗。她被忙乱的亲友用被子裹着抬出大山。那时,从洪水村经霸王岭林场到县城医院,有一段30多公里的路程不通车,只能靠走。

  林春香被送到县医院时,已经疼晕过去了。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得的是急性阑尾炎。

  包裹在被子里,被抬的那一路上揪心的痛,林春香刻骨铭心。

  “这辈子,我走路走到怕。”林春香说,早年间,为了维持生计,她是早一批从霸王岭林场挑东西回洪水村卖的人。

  “地瓜酒、盐巴、咸鱼……”物资匮乏的年代,她早上6点就要从家出发,走山间小路,下午5点多才能到霸王岭林场去进货。

  “没有钱住店,就把衣服垫地上,在店门口坐一晚上。”林春香说,第二天天亮后,挑着50多斤的货,再走30多公里的路回村里卖,1斤酒只赚1毛钱。

  面对这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林春香“出逃”过。

  “有一次我和姐妹跑去霸王岭林场,想去外面打工,再也不回来。”后来念及孩子太小,她忍住冲动,回家了。

  好在,党和政府对包括王下乡在内的贫困地区的接力扶贫,从未停止。

  2006年,海南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率先受益的就是王下乡。自2011年来,昌江共投入2000万元,打通出山之路,实现道路硬化,让乡与县、行政村与乡、自然村与行政村紧密相连。

  2019年初,昌江启动王下乡“黎花里”文旅小镇项目建设,将三派村、洪水村和浪论村3个村,以“一步一里一风情,一草一木黎家情”为主线串联,分别打造“诗里画里”三派村,“歌里酒里”浪论村,“时光里”洪水村,形成立体式、多维度的旅游体——“黎花三里”。

  山高路远,隐蔽难寻,谁能想到,当年制约王下乡发展大的劣势,如今成了企业家眼里的绝佳优势。

  “王下乡纯净、自然、原生态,正是我们需要的。”洪水村时光里民宿负责人张璐分享起选择来王下乡发展民宿的原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洪水村曾是海南保存完整的黎族船形屋群落之一。在村民整体生态搬迁后,常年无人居住的船形屋便空心化了。近年来在该村文旅项目打造过程中,船形屋被重建升级为主题民宿,增设了多媒体声光电沉浸式体验,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林春香也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工作,成了民宿管家。

  身份的转变,紧接着是心态的改变。

  “以前很怕跟人讲我是王下人,因为我们穷,村里的姑娘也都嫁到外面。”林春香喜欢跟客人聊天,从前住船形屋、上山砍山栏稻、下河摸螺……这些在村民看来再平常不过的琐事,客人们往往听得十分投入。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外国游客在体验黎陶的制作乐趣。 

  有网友这样描绘现在的洪水村:木棉花和稻田,远山和清溪,忙时就插秧,闲时就唱歌,就算只当一天陶渊明先生也足矣。晚上的村子又变了一个模样,光影流动,感受黎族文化,仿佛穿越了时光……

  坐在民宿长廊上,眼前是绿油油的稻田,耳旁有山风吹过,丝丝凉爽沁人心扉。林春香用黎话哼起了《唱支黎歌给党听》:我们黎族的前代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深山,喝着悬崖石壁下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