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这对母女用双手塑造原始文明“奇迹”

发布时间:2021-09-03 15:34:00 作者:
昌化江畔,黎族先民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主要集中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太坡地区。由于地处干旱,粮食无法自给自足,智慧的黎族先民就地取材,用当地特有的黏土制作陶器,如碗、钵、盆、盘、罐、蒸酒器、蒸饭器、缸等,陶器既可自用,也能以物易物换取生活物资。

黎陶连接着黎族人的生与死。
黎族人出生时,家中长辈会制作陶罐,放在婴儿床头下;百年之后,陶罐则会代替墓碑,陪伴长眠。千年以来,黎族制陶技艺只传女不传男。
“泥与火之歌”的延续
在海南昌江石碌镇保突村,现年95岁高龄的黎族阿婆羊拜亮是当地有名的陶泥匠人,也是黎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95岁高龄的黎族阿婆羊拜亮(右)是海南昌江有名的陶泥匠人,也是黎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从13岁开始制陶,在羊拜亮近80年的制陶生涯中,她把一生,都献给了这陶泥。羊拜亮的女儿黄玉英说,老人在92岁高龄时,仍在制陶。
黎陶与制陶,早就镌刻在羊拜亮的骨髓中,她靠制陶换物,给丈夫减轻生活负担,养育家中儿女。与她而言,泥陶不仅仅是个器皿,也是黎族人的文化载体,饱含着黎族人对生活的眷恋与热爱。

30岁时,黄玉英正式与向母亲学制陶,至今已有20余载。
随着时代发展,火候高的陶瓷、塑料、陶器、瓷器、金属器、玻璃器、塑料器皿冲击市场,黎族陶器逐渐被世人遗忘,不少黎族人放弃制陶。“制陶不赚钱,很多人都放弃了,我母亲还在做。她说,如果没有人制陶,我们黎族人这个技艺就失传了。”

制陶,是黄玉英对母亲的承诺,是两代手艺人的传承。
母亲垂老,终有一日会离去,黎陶是线,牵着母女的思念。“一制陶,我就会想起妈妈。”黄玉英说,她会代替母亲,传承好黎族的文化技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黄玉英心中,母亲是一座高峰。2006年,羊拜亮入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让黄玉英心生向往。“妈妈能做得那么好,我也要努力。”
质朴的愿望与素朴的陶器相遇,逐渐沉淀出岁月的光华。像母亲一样,传承、发扬黎陶技艺一直是黄玉英的信念,2016年,黄玉英成为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黄玉英成立了“昌江羊拜亮黎陶合作社”,带领民间艺人和贫困户制陶、卖陶,“合作社有11人,生意好时,一年营业收入20万元-30万元。当地政府也给我们支持,购买了新设备。”黄玉英说。
“羊拜亮合作社” 位于石碌镇马路边一个并不起眼的民房。室内约100平方米,密密麻麻摆满了各色陶罐,以及制陶工具。工作室往里走,是黄玉英一家的生活区。

与母亲制作的陶器不同,黄玉英制作的黎陶有很多创新。店里陈设着泥陶制成的花瓶、锅具、香炉、摆件……“传统黎陶要有,但创新产品更受欢迎,很多游客都会买些小摆件带回去。”
黄玉英说,目前制陶大部分还是手工制作,但是烧陶已经改用现代设备。“以前烧陶都是露天用柴火烧,成品很不稳定,有时烧30个陶会毁8个-9个,现在改用现代设备更加方便了。”黄玉英说。

工作室偶尔也会接待前来体验陶艺的学生。黄玉英告诉我们,有一次接待了60名学生,由于合作社场地有限,学生要排队分批体验,每次只能容纳4-5人。场地不足,是她传承黎陶技艺的困难。“我想要申请新的场地建非遗馆,我已经规划好了,场地分为展示区、制作区、体验区,展示区可以陈列黎陶和黎锦作品。”
如今,黄玉英除了自己制陶,大的乐趣就是看着3岁的小孙子“捏泥巴”。
看着可爱的小孙子,黄玉英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看着母亲制陶,也许对于黎陶的热爱就是不经意间根植于心。”我现在教儿媳妇制陶,也会教孙子和学生,希望他们能让黎陶技艺代代相传。”黄玉英笑着说,她以后会继续制陶,争取早日申请成为省级传承人。

一个黎陶承载着数代人对生活的期许,羊拜亮坚守传统手工艺,任世事纷杂,她都专注手里的泥条,直到岁月将记忆抚平;黄玉英创新制作,散播黎陶技艺的种子,用创新产品、技艺传承文化。
两代人,一个坚守,殊途同归。时光穿梭千年,让我们能透过微光与原始文明相遇。
跟着非遗看海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以视听纪录技艺、以影像传承文化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专栏“跟着非遗看海南”,讲好“文化故事”,践行“非遗传承”使命。